【Engineering Practice Report 寫作重點 踏出成為特許工程師首步】

【Engineering Practice Report 寫作重點 踏出成為特許工程師首步】

在香港透過CIBSE報考特許工程師(Chartered Engineer)需要遞交一份名為"Engineering Practice Report" (工程實務報告),報告的審核結果是考取特許工程師資格的首要門檻,之後才會收到特許工程師面試的機會,很多工程師明明已經有多年的豐富經驗,卻因為不知道該怎樣開始寫報告、用什麼樣的格式、甚至不知道要寫多少字,導致錯失了成為 CEng 的機會。"Engineering Practice Report"主要有兩種呈現方式:"Competency-based"(能力為本)及"project-based"(項目為本)。兩者不論結構、焦點與寫作策略都有明顯分別,選擇適當方式、掌握要點,對通過評核至關重要。

如果你正考慮報考 CEng,但未曾寫過 Engineering Practice Report,這篇文章會用最簡單方式帶你理解兩種報告寫法、選擇方法與寫作重點,少走冤枉路。

Competency-Based Report(能力為本)

Competency-based report 是根據認證機構或工程學會對工程師必備能力的框架逐一分段,主要目的是「對標」,即有系統地證明申請人已具備所有專業註冊所要求的技術、管理、道德、溝通及持續進修等能力。Competency-based report 的寫作重點往往圍繞幾大核心能力(如:設計分析、解難、團隊領導、風險管理、可持續發展、專業責任、溝通、持續專業發展等),而每一個能力點下均需舉例支持。

Project-Based Report(項目為本)

Project-based report 則以一至多個具代表性項目為主線,串連出自己於職業生涯中如何面對具挑戰性的實務任務,過程中如何應用工程知識、作出技術判斷、帶領團隊、處理風險和管理資源,通常每個項目會有簡介、申請者的角色與具體行動、面對困難及解決方案、學到的專業能力等,側重「實戰經驗」的闡述,有如講自己的工程生涯故事。

以國際標準和最新教育研究角度來看,Competency-based 模式強調申請人對「能力要求」充分匹配;而Project-based 模式則更聚焦如何在現實中綜合運用不同能力,兩者本質上殊途同歸,選擇時建議根據個人經驗及申請要求作決定。

Competency-based 報告寫作重點與架構 

分節明確:  
每個能力(Competency)獨立成節,以官方評核準則作標題,直接對齊認證機構公佈的能力表。

每項能力要「有根有據」:  
報告不能空談理論,必須舉出具體經驗或實例支持自己的能力。例如:提及設計能力時需解釋自己於哪個項目、如何分析客觀條件、選擇技術方案,並闡述結果與反思。

展現深度及廣度:  
不只講一兩句經歷,而是提出挑戰、分析過程、個人思考與領導、工程決策背後的理由,需要平衡描述技術知識、管理能力及倫理反思。

用主動語態寫作:  
清楚表明「我」的角色、決策、貢獻及結果(即:I did/I led/I solved...),凸顯個人能力及責任。

涵蓋專業發展:  
持續參加專業培訓、研討會、技術發表等,表達對學習、專業溝通、終身進修的重視。

Project-based 報告寫作重點與架構

選定具代表性工程項目:  
 一般以1-3個項目為主(視乎篇幅及複雜度),每個項目都需反映對應多個專業能力。

明確自身責任與參與程度:  
強調於項目扮演的角色,是項目統籌?負責設計?監督?或解決關鍵難題?

詳細描述技術/管理挑戰:  
每個項目內需清楚列舉工作中遇到的技術、經濟、環保、團隊協作等實際問題,並展示解難過程。

整合能力展示:  
強調一個項目通常能涵蓋多項工程能力,如設計、分析、協調、成本管控、風險控制、倫理判斷等。要多角度切入,不只是「做咗啲咩」,而要「點解要咁做」及「結果有咩影響」。

反思與專業成長:  
描述參與該項目後個人專業能力有何提升,學會了什麼,日後如何應用,甚至如何帶動公司或行業進步。

資料及圖表支援:  
可加插設計圖、流程圖、項目照片、成果指標等量化資料,使內容更具說服力。

兩種寫作模式如何選擇?

  • 若你的職涯涉獵項目多元,但每一個對能力覆蓋不均,建議選擇Competency-based,與CEng 逐個能力對標。
  • 若你有極具份量的旗艦工程,涉獵全面深度高,Project-based方便集中敘述,突出一條主線。
  • 混合方式:以能力為主軸,每點用一個代表性項目詳述,或以項目為主,同時每段註明覆蓋相關能力點。

Engineering Practice Report 寫作流程與技巧

預先規劃與資料搜集:  
檢視申請機構或工程學會的官方能力要求、工程師職責範疇,整理自己參與過的項目及關鍵成果。

檢討每個能力點對應的真實例子:  
常用「STAR」寫作法(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描述情況(S)、任務(T)、實際行動(A)、成果(R),並總結學習點。

重視非技術能力描寫:  
英國工程專業普遍強調溝通、倫理、可持續發展、協作領導等軟技能,不能只描述純技術細節。

自我檢查及同行審閱:  
寫好後請資深同事或mentor協助審閱,確保內容沒有能力盲點及邏輯錯誤。

中英對照與本地元素:  
若報告以英文為主,需確保語法、專業術語正確,但亦要加入香港地區行業實際情況,突出本地工作環境及規格考慮。

Engineering Practice Report 要表達的重點

Engineering Practice Report 要表達的重點是證明你已經具備認證機構所列的全部工程專業能力,並能持續自主應對未來新挑戰,報告內容要做到「有能力/有證據/有反思/有提升」,無論你採用Competency-Based Report 或 Project-based寫作,都應讓審核員清晰看到:

- 你如何面對並解決現實工程挑戰;
- 如何善用自身專業判斷與領導能力;
- 如何融合理論、實踐與創新;
- 在團隊協作/跨界合作下如何作出有效溝通與協調;
- 如何遵從專業倫理,關注社會及環境責任;
- 如何持續進修,促進自我突破及對行業的貢獻。

HKEA 導師教你起步完成報告

工程師專業報告無論用competency-based或project-based,只要展示深厚專業內涵、反思精神、清晰結構和真誠經歷,並針對認證要求有理有據,就能脫穎而出,建議多閱讀同業或學會示例報告,精簡有力、重點突出,報告最終目標不是描述工作經歷,而是用具體例子說服評審你已準備好成為具獨立批判能力、能自主貢獻社會的特許工程師。HKEA 導師資歷非常優秀,更曾任CIBSE 特許工程師的考官,將分3個階段引導你完成 Engineering Practice Report 並審核,大副提高你的報告通過機會,以前的你可能會因為不知如何開始而卻步,但現在導師會分階段給你明確方向,就在今天坐言起行,歡迎向我們查詢服務條款及費用。

HKEA 特許工程師 CEng 一對一課程

  • 課程第一階段至第三階段 - 針對提交專業報告
  • 課程第四階段- 針對特許工程師面試

第一階段只需HKD$1,500

服務對象 : 欲透過工程學會(如CIBSE、IMechE、IET、HKIE等)考取特許工程師資格的人士

導師資歷 : Dr. Tse MY - BEng(Hons), PhD, CEng, FCIBSE, REA, WELL Faculty, LEED AP, SITES AP, BEAM Pro

了解HKEA 特許工程師 CEng 一對一課程


返回網誌

HKEA 團隊資格:

1. 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擁有超過13年的經驗,專注於能源性能優化。
2. 擁有註冊能源效益評核人(REA)資格,具備豐富的屋宇設備工程背景。
3. 專長於在樓宇系統中實施和優化能源效率措施。
4. 擁有廣泛技術和實踐知識的特許工程師。
5.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HKGBC)委員會成員,對行業標準和實踐作出貢獻。
6. 香港中文大學(CUHK)和香港大學(HKU)的客席講師,培育未來的行業領袖。
7. 積極參與公開演講,並在行業研討會上發表演講。
8. 發表了多篇有關可持續發展的論文和文章。
9. 在領導成功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和實現顯著的能源節約方面有著豐富的成功經驗。
10. 熱衷於推動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創新和持續改進。

聯絡我們